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办公室文件

浮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浮山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2022-05-31 来源: 浮山县人民政府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浮山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浮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31


浮山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临汾市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切实做好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2021年全县发生地质灾害1起,即寨圪塔乡西里村委会高家庄自然村山体滑坡,损毁房屋6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余万元。

2022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一)全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共调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55处,威胁固定居住人口756人和流动人员,威胁财产9520万元。按险情等级划分:中型5处、小型50处;按灾种划分:崩塌27处,滑坡2处,泥石流12处,地面塌陷14处。

我县全境均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高易发区分布于槐埝乡与东张乡南部、响水河镇西南部、天坛镇后交村水地庄自然村中部,该区涉及东张乡、槐埝乡、天坛镇、响水河镇及寨圪塔乡5个乡镇,全区总面积约165.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7.65%;中易发区分布于响水河镇、张庄镇、北王镇以及寨圪塔乡沟谷一带,该区涉及响水河镇、天坛镇、张庄镇、北王镇及寨圪塔乡5个乡镇,全区总面积约216.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3.08%;低易发区分布于县域的中部、西部、北部和东南部区域,涵盖全县所有乡镇,面积556.6km2,占全区总面积的59.26%。

二)2022年气候趋势预测情况

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2022年度,浮山县年降水量在365-570毫米之间,局部乡镇有偏多的可能;年平均气温(10.3℃)接近常年(10.2℃)略偏高。分季来看:冬季(2021.12-2022.2),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全县降水量在12.5~25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偏多5成以上;春季,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偏少,气温偏高,全县降水量在63~95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1~2成;夏季,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偏少,气温大部分地区偏高,全县降水量在168~30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南部偏多1~2成,其余地区偏少1~4成。季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局部暴雨洪涝和季节干旱;秋季,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全县降水量在121~17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多1~2成。

三)自然因素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地质构造条件复杂,降水依然分布不平衡,局部短时强降雨更加频繁,降水量集中,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动力条件充足,自然地质灾害易发。采矿、公路及城镇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为地质灾害形成。

1.自然致灾因素预测

受冰雪冻融期气候条件变化和降水作用,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隐患,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

2.人为因素致灾预测

未来一段时期我县道路的修筑、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极易引发新的地质灾害或造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西南部矿区的开采,随着采空区的增大和堆渣的增加,会造成新的地面塌陷隐患或使原地质灾害隐患点影响范围增大,同时废渣的堆积又加剧了泥石流灾害隐患的发生。

(四)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论

预测2022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较2021年增多或持平,主要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采空地面塌陷。因去年汛期我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水过程,降水量累计是历年同期降水量的三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等特点突出,今年春季冻融期受去年强降水影响,预测崩塌、滑坡、采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数量较2021年偏多,汛期崩塌、滑坡、采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数量较2021年同期持平或偏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2022年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一)县城至寨圪塔乡一带浮沁公路沿线重点防治区

该区崩塌隐患较多,分布在浮沁公路两侧,总面积为41.8km2,占县域总面积的4.46%。本区黄土、砂岩覆盖厚度大,地貌为剥蚀堆积的山间盆地,受侵蚀塑造,地表发育有黄土冲沟,切割较强烈,微地貌类型多,地形变化较大,加之受修建公路建设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和地形及经济条件限制,公路穿过沟谷形成了部分陡坡,受降雨、风化、冻融、切坡、地震、植物根劈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对行人、车辆、公路等造成威胁。

二)槐埝乡-东张乡-响水河镇西部铁矿区内重点防治区

该区地面塌陷和潜在泥石流分布在县境西南部的东张乡、槐埝乡部分地区,面积73.94km2。该区以地下采掘铁矿活动为主,并有相应的选矿业发展,是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地段。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采空地面塌陷为主,同时伴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情况。东张乡柳曲岭-南畔桥村采空地面塌陷、东张乡南畔山村采空地面塌陷、槐埝乡南庄村采空地面塌陷区域村民房屋陆续出现裂缝,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寨圪塔乡西里村委会高家庄自然村滑坡区域

2021年度汛期强降雨造成寨圪塔乡西里村委会高家庄自然村山体滑坡,目前,该滑坡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所在的斜坡西部仍有发生滑坡的可能在强降雨等诱发因素下可能发生整体滑动威胁该山体下部高家庄村民居住房屋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科学研判形势,落实防治责任

县规划和自然资源要及时会同气象县农村农业和水利县城交通运输局文旅县防震减灾中心单位进行地质灾害趋势会商,研判发展变化趋势,科学确定防治重点时段与重点区域。召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会议,周密部署防治工作,科学制订防治措施扎实做好冰雪冻融期和汛期各项防范准备。县城交通教育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县发改和科技商务局等责任单位,要逐项明确防治任务,履行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工程的监管责任,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和建设项目“承诺书”要求,配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项目建设单位要落实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承诺。

(二)加强排查调查,夯实防治基础

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单位要加强对本辖区和相关领域城乡结合部人口聚集区、各类矿山工业场地、高陡边坡居民区和工程建设生产生活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全面落实防治措施。特别是要把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作为排查的重点,坚决做到全覆盖、全方位、不留死角,查清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排危除险措施,切实消除隐患威胁。要根据《临汾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调查识别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承灾体,评价地质灾害风险,形成乡镇级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和风险源头管控。

(三)加强基础培训,搞好宣传演练

县规划和自然资源负责组织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及地质灾害防治骨干培训,进一步提高巡查监测、应急处置和协调管理能力。各乡镇要组织本辖区内隐患点群测群防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监测监控、预警预报和履职尽责能力。充分利用地球日、防灾减灾日、土地日等,通过发放宣传单、防治手册和利用网络、电视定时播放地质灾害防治公益宣传片等形式,使受威胁群众通晓防灾预案、预警信号、避灾线路、避灾地点,提高受威胁群众的“防灾、识灾、避灾”能力。县应急局在6月底前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成员单位开展一次县级综合地质灾害应急示范演练79月结合每个隐患点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以避险为主的应急演练,努力提高各级各单位指挥决策、协同配合、应急处置和后勤保障能力,提高干部群众对应急防灾预案的认知程度,在面临险情时能够有序有效撤离。

(四) 完善群测群防,强化监测预警

不断完善县、乡、村监测体系,建立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给予群测群防员适当工作补助,并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进一步强化县规划和自然资源气象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单位的协作联动,实现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逐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五) 强化工作措施,推进治理搬迁

天坛镇政府、寨圪塔乡政府、县城建和交通局要积极推进县城至寨圪塔乡道路旁崩塌隐患进行排危除险,实施治理及自然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村庄进行避让搬迁。东张乡人民政府、槐埝乡人民政府积极推进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村庄进行避让搬迁,重点有以下5处:

1.寨圪塔乡西里村委会高家庄自然村自然滑坡,该滑坡威胁50村民由各有关单位配合寨圪塔乡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并加强险情监测。

2.东张乡柳曲岭村出现裂缝严重12户村民房屋避让搬迁,加快推进旧房屋拆除和旧址复垦,对12户以外新发现房屋出现裂缝的村民,由各有关单位配合东张乡人民政府继续推进实施避让搬迁,并加强险情监测。

3.东张乡南畔山村9户村民房屋出现裂缝避让搬迁,9户以外新发现房屋出现裂缝的村民,由各有关单位配合东张乡人民政府继续推进实施避让搬迁,并加强险情监测。

4.槐埝乡南庄村乔垣组38户民房屋出现裂缝,由各相关单位配合槐埝乡人民政府继续推进实施避让搬迁,并加强险情监测。

5.槐埝乡南庄村南庄组18户民房屋出现裂缝,由各相关单位配合槐埝乡人民政府继续推进实施避让搬迁,并加强险情监测。

对无法纳入搬迁避让的高危隐患点,要加大应急工程治理及排危除险力度,切实消除灾害威胁。已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的,旧房必须全部拆除,坚决防止人员回流。

(六) 紧盯重要时段,做好应急准备

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单位要高度关注冰雪冻融期、汛期两个重要时段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密切关注降水趋势和地震短临预测预报信息。在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政府要安排专人对高危隐患点进行驻点值守,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汛期“七下八上”重点时段,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支撑单位专家驻县进村,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支撑服务。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制度,带班领导、值班要保持24小时在岗和通讯畅通,应急队伍要时刻保持足够人员在岗,储备应急物资,配备救援器材和应急车辆,时刻做好应急准备。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单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履行好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责县城交通县农村农业和水利教育县发改和科技商务局文旅等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临汾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办法》(临政办发2017〕60号)职责分工,做好本领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加大经费投入

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监测预警、群测群防、隐患调查排查、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及所必需的交通、通讯、物资器材等装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深化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逐步解决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人员少、防治能力不强、技术装备差、业务基础薄弱等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三)严格责任落实

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信息上报规定和地质灾害灾情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各类地质灾害险情灾情信息,不得迟报、误报、瞒报。政府将在冰雪冻融期、汛期对各乡镇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措施不到位、反应不及时、处置不得力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相关人员将予以严肃问责。

相关解读:浮山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浮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9003694号 网站标识码:141027000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浮山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2702000002号